学校新闻

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在我校揭牌

通讯员:郎丽 张舟来源:非遗中心 阅读:发布时间:2018-10-17审稿:赵金龙

10月17日上午,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揭牌仪式在南湖校区图书馆门口隆重举行,文化与旅游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孙冬宁,省文化厅二级巡视员赵令珍,非遗处副处长黄树清,省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李建,省非遗中心副主任张晓慧,市文化局非遗处处长王建军,校党委书记韦一良,校长彭育园出席揭牌仪式,40多名非遗传承人,服装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师生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刘在洲主持。

彭育园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向支持学校发展和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建设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记忆,是历史文脉的延续,是剪不断的乡愁。学校十分重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先后承担并完成教育部、文化部以及湖北省、武汉市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3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8本,发表学术论文180篇,承办了4期传承人群研培班,培训全国200多名非遗传承人群和从业者。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个集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展览展示、教学研究、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馆内展示了20项荆楚地区纺织非遗项目展品300多件套,是湖北地区纺织类非遗的集中展示。学校将以此次传习基地开馆为契机,充分发挥传习基地的教育、研究功能,在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为振兴中华传统工艺贡献纺大智慧和力量。

孙冬宁致贺词,他说武汉纺织大学作为一所纺织服装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在荆楚纺织类非遗传承保护、教学研究、展览展示等方面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今年6月,2018文化遗产日,武汉纺织大学作为协办单位,积极的参与"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成功的展演“挑绣之韵”非遗培训成果秀,很好的展示了荆楚地区纺织类非遗,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新建成的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为荆楚地区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将大大增强纺大非遗研究保护的力量,提升荆楚纺织类非遗的影响。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全国非遗展览展示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在纺织类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赵令珍代表湖北省文化厅对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正式挂牌对外开放表示热烈祝贺,她在讲话中指出,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在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指导了全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帮助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研发系列新产品,拓展消费市场,有效推动了就业增收和精准扶贫工作。她希望武汉纺织大学充分利用好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平台,切实把它建成荆楚地区纺织类非遗的保护中心、教学中心、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建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播优势,让广大学子、社区居民充分了解、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立新功。

赵令珍与韦一良共同为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揭牌,并与师生一起参观了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对基地的精巧设计,展览的精心布置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