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改革发展大家谈(七):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熊伟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发布时间:2018-08-18审稿:

一、学院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部。2011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学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

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个教学(部),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5个二级硕士点,现有在校研究生40余人。拥有“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和“中国现当代基本问题研究”四个学科创新团队。2014年成功入选2014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

二、改革举措与发展成效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建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努力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培育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新人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了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稳步提升。

(一)学院党委组织有力,党建文化特色鲜明。

在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学院配备了专业化、专家化的党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突出政治功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建引领学院建设、学科发展、学者成长、学生成才。

学院坚持依托专业优势与学科背景开展党建文化活动,形成鲜明特色。经典著作导读活动实现主题党日与专业学习研究深度融合,获得2015年学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特等奖、2016年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项活动”建设项目,《研读经典夯实党性修养 借新媒体助力组织建设》被评为2017年支部好案例,受到《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大思政”协同彰显党建统筹学科思政、思政课程与学生思政深度融合,立体化、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成效初显;党建引领思政实践课教学、专业实践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合一”深度融合,三种实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吸引力,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学院党委真正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体化的模式探讨》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红歌教学法将红歌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充分彰显革命文化魅力;艺术类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以艺术作品展示实践成果,获得省市级主流媒体关注;思政课教学多次受到教育部和省级教学督导充分肯定,李静副教授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常沛副教授获得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三)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学术声誉日益凸显。

学院狠抓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入选2014中国三星级学科专业,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优秀,近三年均有学生考入211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注重凝练学术方向,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综合实证研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14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司法部项目1项;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2项,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9项,吴玉章奖1项。其中,2017年获得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科优秀奖和武汉市第15次社科成果优秀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湖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高层次科研奖励的又一次突破。学院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日益凸显。

(四)师资队伍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优质高效。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龄分布合理、学科背景交叉、严谨自律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全部拥有硕士学位,三分之二获得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占比超过70%。学院外引内育,按照“四有”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院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同时拥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评审专家等各类专家学者。

(五)“在马言马”知行合一,服务社会有声有色。

学院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广大教师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长,积极服务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影响。喻学林教授的《“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获湖北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较好的智力支持;张建林教授致力于创新人才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邀参加国家教改办创新人才改革组相关调研活动,参与起草30多份重要调研报告,为国家教改建言献策;商卫星教授承担“中国调查”项目,调研湖北农村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喻学林教授、商卫星教授、姜迎春副教授、王海燕副教授、李静副教授等多次受邀为地方党委、政府宣讲中央精神,成为省级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培训的骨干专家;朱丽霞教授致力于反腐倡廉制度文化研究,理论成果服务地方纪委实务工作;学院教师积极参与“东方之星”监利沉船等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心理救助与地方社会综合治理和精准扶贫等工作,多次深入利川、团风、南漳等扶贫点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七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奋斗取得了骄人成绩。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更应有新担当。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湖北省“五个思政”实施方案,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内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而不懈奋斗。

编辑:张小燕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