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
武汉纺织大学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懈努力、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纺大力量。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卫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要求,武汉纺织大学立足“双一流”建设,紧扣“四个面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纺织学科特色为根基,锚定行业“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发展导向,以实干举措落实全会精神,助力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我们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平台,整合优势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在高性能纤维、生物医用材料、数字纺织、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集中发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延续高端技术研发优势,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源头支撑。
我们将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对接武汉都市圈纺织产业集群与湖北纺织工业转型,联合龙头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与协同创新联盟,推动AI设计、智能生产、数码印花等技术落地转化,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完整闭环,激活区域产业新动能,助力打造全国纺织产业先进制造基地。
我们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强化平台支撑与人才培育双轮驱动,增设数字纺织、绿色纺织、健康纺织等交叉学科方向,升级“科研团队+实训平台+企业项目”培养模式,引育行业领军人才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夯实创新发展根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我们将始终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科创引领,在原始创新中抢占先机,在产业升级中担当作为,以学科优势赋能纺织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湖北支点建设、科技强国建设持续贡献纺大力量!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罗锦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次谋划新蓝图、开启新征程的历史性盛会,全会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武汉纺织大学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分层分类做好学习宣讲,把“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讲清楚,把“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讲清楚,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同时,要学用结合,聚焦育人主业,着眼于“双一流”建设、服务湖北支点建设等目标,主动把全会精神融入学校和各学院的“十五五”规划编制中,为系统推进美好纺大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砥砺奋进、勇毅笃行。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部长 张莎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强调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学生工作“五个四”育人工程,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增强学生工作队伍新质思政工作能力,着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学工力量。
研究生院院长 汪胜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我们必须将“立德树人”贯穿全过程,筑牢人才根基。要聚焦坚定服务国家战略,紧扣“十五五”规划蓝图,立足湖北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聚力打造特色优势学科。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研究生培养是核心突破口。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导向,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强化使命驱动,引导研究生勇闯原始创新“无人区”,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深化产教融合,让产业创新需求成为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战场”。努力培养出既顶天立地、又接地气,真正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卓越人才。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研工部部长 刘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瞻远瞩擘画“十五五”宏伟蓝图,尽显国家奋进决心与魄力。身为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我们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导研究生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科技报国的强大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纺大的智慧与力量。
国际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援外中心主任 计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度融合,令我倍感振奋,更深感使命在肩。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以开放促创新、以交流聚合力,推动学校国际化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一是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具有纺大特色的联合实验室与协同创新平台;二是优化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聚焦绿色健康纺织、高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赋能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三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讲好“中国故事”,充分依托援外培训项目平台,展示学校纺织技术成果、人才培养经验及其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 朱君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化工领域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使命光荣。学院将聚焦绿色化工、高端新材料等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着力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产业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化工智慧”与力量。
化学与化工学院辅导员 郭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蓝图,为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责任在肩。全会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我将立足岗位,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以科技创新、文化自信为引领,锤炼本领,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化学与化工学院应化12304班 吴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描绘“十五五”蓝图,令我心潮澎湃。会议强调了“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感到重任在肩。我将立足于专业学习,埋头苦干于科学研究,将课堂所学与国家发展所需紧密结合,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把青春汗水挥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张红鑫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新征程全面开启的关键节点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行动纲领,意义重大而深远。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身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任重道远。二级学院党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单元,要紧密对接“十五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协同创新,拓展“立德树人”实践场域,着力培养既有扎实技术能力、又怀深厚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要聚焦使命担当,引导全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为“美好纺大”建设贡献绵薄力量。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 晏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准确阐释了“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一如既往地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系统性与前瞻性,也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实干精神。“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层单位,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要坚定不移地在人才培养上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围绕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新部署,深入开展智能社会治理、数字中国建设、关键软件攻关、数据要素化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教育引导全院师生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中走在前、作表率,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中挺膺担当、贡献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何云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向“十五五”,微电子学院将坚定遵循全会精神的指引,立足“新工科”学院的高起点定位,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师资优势与宽禁带半导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支撑作用,全力加强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将深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学理念,一体推进教学、科研、人才工作,通过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将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切实成效,矢志建设成高水平微电子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 张平
四中全会是对过去五年发展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未来 “关键五年” 的全面谋划。这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突出位置,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攻关,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公共分析测试平台是学校科技创新的“硬件基石”,也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实践课堂”。从精密仪器的调试维护到实验方案的优化完善,从保障基础科学试验到协助科研团队攻关,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创新成果的孕育。我们必须身怀“一手绝活”,积累“满肚经验”,以扎实的技术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筑牢实验根基,贡献测试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 副院长 蔡亚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令人备受鼓舞。作为高校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彭涛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圆满召开,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对国家“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的同时,对我国“十五五”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十四五目标即将完成,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会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求必须遵循“六个基本原则”,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作为高校基层工作人员,要围绕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的宏伟目标,做好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抓手,落实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推进人工智能在产业应用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静宇
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感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中“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待。学院思政队伍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的具体路径,通过“有组织的学科竞赛”锤炼学生创新能力,以“社区金融防诈宣传”“乡村振兴调研”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社会担当,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系系主任 叶鹏
作为武汉纺织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我深入学习并领会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使我深感身负重任。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深刻地启示我们: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中,软件工程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支撑。我将坚守教育岗位,在教学中融入前沿科技和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生锤炼扎实的专业技能,服务于自主创新,并将学术研究与祖国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贡献我的智慧和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教师 王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任务,对高校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校教师、环保行业从业者,我们应把科学研究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破解环保行业发展瓶颈为导向,强化原始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校的独特力量。
纺织学院辅导员 薛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国家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让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将立足国家“十五五”发展战略规划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管理服务,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纺织强国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质量意识的新时代纺织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机械学院辅导员 徐智航
“办好自己的事”,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提出的深刻要求,对于我们辅导员,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场暖融融的守望。“办好自己的事”意味着沉心静气,精进每一堂课、谈好每一次心、厘清每一份未来规划,这些平凡日常中的微小坚守,恰是立德树人最深厚的土壤。我们更以此引导学生,看见个人奋斗的时代价值:你潜心向学的日夜,是在为新质生产力积蓄动能;你返乡创业的理想,正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你投身科研的坚守,正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开辟前路。我们无需追逐宏大,只需安静耕种。当每个青年都专注脚下、步履不停,无数个笃定前行的“小我”,终将汇聚成国家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浩荡洪流。
资源与环境学院 辅导员 郁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着重强调了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高校一线思政工作者,要全面、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更要在行动上践行会议精神,努力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 陈宇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阐释了“十五五”时期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作为一线辅导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阶段,我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深化理论武装,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精进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专业技能,筑牢学生工作“基本功”;二是扎根育人一线,通过常态化宿舍走访、课堂听课、社团思政等形式深入一线与学生交朋友,精准对接学生科创需求与生活困难;三是融合学科特色,依托学院优势学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将红色教育融入科创实践,引导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助力每一位学子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纺大青年,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学工办主任 喻仪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振奋与鼓舞。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擘画,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作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我将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指引,引导学生把成长融入国家发展,鼓励他们投身科技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创新设计学院 辅导员 韩泽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五年的新征程擘画了清晰蓝图,学习全会精神倍感振奋,深受启迪。作为专职辅导员,我将深刻把握全会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让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在今后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中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主动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纺织学院纺织12410班 刘语琪: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明确该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十五五”描绘的蓝图中,纺织业既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更是民生福祉的承载者。作为纺织学院学子,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既要扎根专业基础,也要紧跟时代技术潮流。让这根“纺织线”既织就产业升级的锦缎,也编织出共同富裕的图景,为实体经济筑牢根基。
资源与环境学院建环12201班 周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令人心潮澎湃,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视,“科技自立自强”“教育强国”等部署让我们倍感使命在肩。“十四五”的辉煌成就历历在目,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锤炼过硬本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知识求索与实践创新中勇担使命,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研2302班 高骏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深刻感受到会议蕴含的战略远见与使命担当。会议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尤其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这让我更加明确了必须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扎根专业领域,潜心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领域取得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
资源与环境学院研2402班 叶欣芸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锚定航向,既肯定“十四五”非凡成就,又明确未来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以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部署绘就蓝图。时代巨变造就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和有志之士,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深刻领悟全会精神,潜心实干呼应号召,与祖国共赴2035现代化之约。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电信12301班 方祺睿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切体会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深刻领会了“十五五”规划中我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所确立的宏伟目标。全会公报将科技创新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我深受国家政策的鼓舞,更加坚定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勇于探索创新,在实践中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12204班团支书 周锦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核心位置,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清醒认识到我们这一代青年正站在以人工智能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历史节点。今年秋天,我如愿保研至武汉理工大学,将继续深耕大模型的应用与落地领域,我深知,大模型不仅是全球技术竞争的前沿,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战略高地。在未来的学术探索中,我将依托学校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实验室,扎根学术之路,重点探索如何让前沿大模型技术在产业升级与社会服务中创造真实价值。将青春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科技自强的新征程上,让创新技术成为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12404班 卫欣
作为计算机专业学子,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备受鼓舞。数字中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等部署,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我将深耕专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勇担使命,以技术之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青春智慧,在时代浪潮中书写计算机人的担当!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研究生 程彬洁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心潮澎湃。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让我深感使命在肩。传统产业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领域潜力巨大,未来我将深耕相关智能算法研究,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以科研人的担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2506班 陈可欣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擂响的是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广大师生心潮澎湃,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指南针”,更是青年成长的“导航图”。我们将以会议精神为灯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汗水挥洒在时代舞台中,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12301班 聂千涵
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后,我倍感振奋与使命在肩。全会为国家发展擘画的清晰蓝图,让我看到新时代奋进的方向。作为学生,我深知自身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今后会将全会精神融入学习生活,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践行责任担当,努力成长为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时代新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12301班 许佳影
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部署让我倍感振奋。材料是工业的“骨骼”,从高端制造到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技术始终是国之重器的基石。作为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学生,我将深耕专业领域,在实验室里打磨科研本领,在实践中探索材料性能突破,以青春之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让青春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中闪光。
微电子学院团委副书记光电12302班 李燊
作为一名微电子学院光电专业学子与学院团干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描绘的“十五五”蓝图让我对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的方向更加清晰。我亲眼见证“十四五”期间从芯片攻坚到光电融合的技术飞跃,这更坚定了我“把光点亮、把芯铸强”的专业信念。我将带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在日常学习中打牢专业根基,在学科竞赛中锤炼创新本领,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科技报国,努力在光电集成与芯片技术等领域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的誓言,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设计学院 视传12401 邹玮伦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全会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七大目标,也提出“十五五”时期发展的“六个坚持”,为现代化建设绘就蓝图。从壮大实体经济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扩大开放到民生保障,每一项部署都让我感受到党的担当。党引领发展的坚定步伐让我充满信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扎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为新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经济学院研2521班 吴锦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壮阔蓝图,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背后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深刻变革、各产业与行业之间良性循环的构建,正是我们经济学子贡献智慧、践行使命的主战场。无论是财政政策的精准滴灌与宏观调控效能提升,还是为数据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流通规则构建提供理论探索,都需要以扎实的经济学专业学识深入探索、积极实践。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从“十四五”时期的深厚积累到“十五五”阶段的开拓奋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梯式递进之路清晰可见,我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潜心钻研的不竭动力,深耕经济学理论根基,主动追踪经济前沿实践与改革动态,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争当“财经报国”的生力军,让青春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奇迹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华。
经济学院金融12503班 张紫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定向领航,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不仅是国家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为金融领域的前行指明了清晰路径。特别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将金融工作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让我们既见证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升级,更肩负着传承金融使命的时代重任。我将把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锚定经济前沿,密切关注数字人民币研发、绿色信贷创新推广等进展,在课堂讨论中探究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在案例分析中思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方法,在“多学、多思、多练、多悟”中,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长为既懂理论又通实践的复合型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