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第二届网评大赛作品选登⑰】张成卓:00后支教群像:以青春星火,燃亮乡村教育星河

通讯员:张成卓来源:经济学院 宣传部 阅读:发布时间:2025-10-28审稿:刘园美

编者按:5月,“经纬”织就评论网,“好评”传递纺大音——武汉纺织大学第二届“经纬好评”校园网络评论大赛启动,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征集“网评作品、创意评论”等两类网络作品。这是学校深耕网络文化建设、提升网评传播力的进阶探索,通过赛事搭建思想交流平台,让评论既有锐度又含温度,用“评”绘就发展画卷,用“论”彰显纺大精神。大赛将进一步厚植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凝聚起建设“美好纺大”的磅礴力量。作品征集火热进行中,诚邀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共书精彩,投稿邮箱3345132517@qq.com。


00后支教群体的崛起,不仅是乡村教育的新鲜血液,更是新一代青年用行动诠释“把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动实践。教育部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支教人数同比增23%,“00后”支教人数占比超70%。这组数字背后,是新一代青年的价值转向:他们暂别都市霓虹,奔赴乡村讲台与田埂,以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精准洞察,教育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00后支教者们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凭情感洞察力实现教育升维。在云南山区,支教队员小夏发现孩子写“我的妈妈”只画小房子,见未寄家书后,不教写作技巧,反分享自身思乡日记,发起“亲情信箱”。三月后,曾沉默的孩子成为班级里最受欢迎的“信使”,外出的家长也开始定期视频,缺席的亲情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回归。在贵州黔东南,支教老师用竹片做“迷你轨道”讲高铁原理,当孩子在贴“载爷爷看天安门”便签,团队立刻联动志愿者实现祖孙视频看升旗,国歌声中,教育的温度直击人心。

苦中酿甜,教育在扎根中实现双向滋养。乡村虽苦,00后却以乐观酿出双向滋养的甜。在湖北鄂州,选调生小张从听不懂方言到成村民“自家人”:学插秧摔泥,大妈送暖心姜茶;帮老人修手机,获赠土鸡蛋。一次为男孩系鞋带,孩子塞来半化的糖:“老师,这个甜。”如今村民主动接送学生,总有人在路口留他喝茶。在甘肃定西,支教老师徒步二十里送课本,换得孩子“不逃学”的承诺,多年后孩子报考师范,立志接力支教。

科技赋能,教育用数字桥梁连接远方世界。作为数字原住民,00后善用科技架起爱心桥梁。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支教队的太极课视频走红后,团队建立“云端图书角”与“城乡通信”机制,让资源持续流向乡村;在青海海东,“科学小主播”活动让孩子用方言录科普视频,引科技馆捐器材,“科技兴趣小组”让科学种子在高原深深扎根。安徽皖北“00后”支教团队的“微心愿认领”活动更是升级为“成长对话”,捐赠者的鼓励信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财富”,有人学写回信,有人贴信作座右铭,爱心化作跨地域的心灵共鸣。

时代回响,微光成炬,照亮未来。“想带她们走出大山,看看天有多高,地有多阔。”张桂梅老师的愿望,正在被无数00后以创新的方式接力传承。在云贵高原,他们聆听“山里的故事”;在西北戈壁,他们陪伴纸飞机飞翔;在江南水乡,他们教会孩子用镜头记录家乡之美。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汇聚成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画卷。

当更多青春与乡村相遇,当孩子的梦想跨山海飞翔,我们看见的不只是个体成长,更是民族希望。乡野间的青春星火,正汇聚成照亮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火炬。这,便是00后写给时代最温暖有力的答卷

作者简介:张成卓,经济学院金融12302班本科生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