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武汉纺织大学校园里涌动着青春的热潮。当最后一辆迎新摆渡车的车灯划过夜空,当十一个点位的志愿服务驿站渐渐收整完毕,为期两天的迎新工作圆满落幕。从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开启的暖心等候,到校内各服务点的热情指引,纺大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2025级新生铺就了一条从“初见”到“融校”的温暖通道。

厉兵秣马,把细节刻进服务里
为高效应对南湖、阳光双校区迎新工作需求,校团委开展志愿者招募统筹工作,共集结400余名志愿者,在迎新期间为新生提供迎新引导、咨询解答、跟车护送等全方位志愿服务,全力保障迎新工作有序推进。
为确保志愿者服务质量与专业性,上岗前校学生会和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大家组织了严格规范的岗前培训与安全知识讲解。培训内容丰富,多维度展开,从“崇真尚美、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传承,到校园楼宇分布、各校区跟车路线的精准指引,再到志愿服务态度的细节要求;从规范礼貌的新生接待话术示范,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演练;从志愿服务期间的工作纪律强调,到统一着装的规范说明,每个知识点均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确保志愿者全面掌握服务技能。同时,为保障志愿者权益与明确服务责任,岗前每一位志愿者均在志愿汇app领取免费专属保险,并签署志愿服务承诺书,为迎新志愿服务工作筑牢安全与责任双重防线。


互助联动,用脚步丈量责任
两天迎新工作日,“纺大志愿蓝”穿梭在校园各处,是迎新季里最绚丽亮眼的色彩。在阳光校区东门、北门及南湖校区西二门点位,引导组的志愿者们主动上前,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指引有序乘车;咨询组的志愿者们耐心解答着“图书馆在哪”“食堂怎么走”等各类疑问;20辆免费摆渡车不停在校园内循环穿梭,跟车组的志愿者们全程陪同,一路贴心提醒,将带着憧憬的新同学稳稳送达宿舍楼下;机动宣传组的志愿者们穿梭在各个角落,及时补充物资、记录下暖心瞬间。
两天的迎新过程中,武汉的天气也开启了“蒸煮模式”。首日上午突降暴雨,志愿者们迅速换上雨衣坚守岗位,任凭雨水打湿衣衫仍热情不减;次日烈日暴晒,他们顶着高温继续服务,额头的汗珠见证着青春的担当。
尽管面临天气考验,志愿服务依旧高效推进。在为期两天的工作里,阳光校区志愿者累计接待1.5万余名新生及家长,配合摆渡车循环运行超1200趟;南湖校区志愿者也贴心服务2500余人次。






情暖校园,让陪伴延续成风景
迎新从不止于“接站引路”,更在于帮新生提前“扎根融入”。志愿者们递过行李的同时,总会笑着分享校园里的“暖心小事”。“要是喜欢做志愿,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特别适合你!”“大学生活动中心常有音乐会,记得关注通知呀!”“傍晚去图书馆,说不定能听到学长弹钢琴呢!”这些细碎的分享,悄悄拉近了新生与校园的距离。
待新生在宿舍安心整理行囊时,校青协的志愿者们马不停蹄投入新的忙碌——协助教师节大会秩序维稳,筹备开学典礼志愿者的组织招募,配合校医院提前规划新生入学体检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等工作。从报到时的“我帮你”,到入学后的“有困难找志愿者”,这句承诺从报到时刻延续到开学生活,成为新生融入纺大的“定心丸”。

此次迎新志愿服务工作,纺大志愿者用专业与热忱,让初来乍到的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志愿服务,不仅是迎新工作的坚实支撑,更彰显了“美好纺大、因你更美”的校园文化底色——在这里,奉献精神代代相传,互助暖流生生不息。如今,新生们已开启大学旅程,而那抹“志愿蓝”留下的温度,将成为他们在纺大最珍贵的初见记忆。这份青春担当,正如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深深扎根土壤,向阳生长,见证着更多纺大学子在这片沃土上逐光而行,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