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三期“荆楚科普大讲堂”(科协讲堂)院士科普报告会在洪山礼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教授以《纺织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题作专题报告,徐卫林院士从人类文明演进视角切入,系统梳理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从远古先民的麻丝织物,到引爆工业革命的纺纱机械革新,再到支撑航天事业的特种纺织材料,深刻阐释“每一次纺织科技突破,都在重塑生产模式、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核心逻辑。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教授作专题报告。受访者供图
针对当前科技强国建设需求,徐卫林院士表示,纺织科技已超越传统“穿衣”范畴,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领域。他结合实例介绍,从航空航天领域的耐高温、抗辐射材料,到医疗健康领域的可降解医用纺织品,再到新能源领域的储能纺织器件,纺织科技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产业体系,成为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的“硬核力量”。
徐卫林院士还围绕纺织科技的多元应用场景展开深入阐释。在智能穿戴领域,详细介绍了各类创新成果,比如能监测孕妇子宫活动、预防心脏病突发、纠正坐姿的智能服装,还有可感知环境变化的智能变色、调温纺织品,以及具备形状记忆功能的面料等。在结构材料方面,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基复合材料,凭借质轻、强度高、耐高温等优势,从航空航天领域拓展应用到汽车工业,不过目前因成本和技术限制,主要用于高端定制汽车部件。
“服装功能正从遮体避寒、时尚美观,向服务大健康方向演进,而这些纺织科技成果,正是湖北纺织产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的生动体现,也彰显了纺织科技在推动人类文明、国家战略及地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表示。
人民网:http://app.people.cn/h5/detail/normal/65446521329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