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联合发布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项目,我校服装学院“绣传中国——‘汉绣’绣出乡村新希望项目”在校团委指导下从全国赛1000个终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金奖。



该项目主体是汉绣传承志愿服务队,一群热爱传统纺织文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武汉纺织大学自2008年成立大学生汉绣传习班,2019年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并正式指导成立非遗学生社团,汉绣传承志愿服务已延续十四年,团队人数也从最初的30人不断发展壮大到200余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在叶洪光教授和郎丽老师的指导下,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带着对汉绣传承的执着,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成果对接乡村需求,帮助当地留守妇女就业增收,摸索出一套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通过延伸创新链,将我校的设计和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应用,解决汉绣设计创新低下的难题;延伸服务链,在乡村培训绣娘,边培训边上岗;延伸产业链,通过文旅融合与产业助力,为绣娘培训找到出路。十多年来,团队成员们一代又一代的接力,累计开发了700余件套产品,利用学校纺织技术成果革新汉绣材料,利用数字虚拟、交互技术传播汉绣。累计培训绣娘3000多人,在全国建立7个汉绣培训基地,科普教育覆盖 10所中小学,直接带动就业 200个,间接带动就业3000多个,绣娘人均月增收 1000元以上。

(汉绣直播现场)(“小绣娘”在学绣花)

(为绣娘颁发结业证书)(绣娘汉绣成果展示)
该项目是我校继2018年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之后再次斩获金奖。长期以来,学校团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实践育人平台,着力提升志愿服务服务大局、服务师生的能力水平,通过承接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拔、我为师生办实事、与社区结对共建等营造起浓厚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涌现出一批优秀志愿者队伍和具有纺大特色的工作品牌。
下一步,学校团委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落实《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指引》工作要求,建设组织健全、队伍精干、项目丰富、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文化浓厚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继续提升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成效,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据了解,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联合举办,是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志愿服务项目比赛。大赛共吸引了41个省级赛会单位14000多个项目参加比赛,经过层层选拔,全国共有1000个项目入围全国赛终评。湖北省(包括社会团体、企业、高校等)共有5个项目荣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