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商务部主办、武汉纺织大学承办的援外培训项目“南南合作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副校长傅欣携国际处、环境学院、国际学院、援外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博茨瓦纳等国家的学员与师生代表共计百余人共同参加开班仪式。

傅欣代表全体师生致辞。他对参加线上研修班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以及在教学、科研和国际化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中非双方彼此真诚信赖,传统友谊深厚,是情同手足好兄弟、患难与共的好伙伴。中非经贸与教育合作既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守望相助、互利共赢的典范。此次研修班将为非洲的官员和教师们搭建起分享中国抗击疫情、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促进贸易等方面成功经验的平台,以期探讨中非合作与发展问题,助力非洲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

来自博茨瓦纳政府农业部首席经济官Hope女士作为政府官员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参加此次研修班意义深远,这不仅源自中国和非洲深厚的友谊和不解的渊源,更因为双方拥有类似的历史境遇和文化基因。在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征程中,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通过改革开放、守正创新,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的壮丽史诗,对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的启发和示范意义。

来自埃塞俄比亚巴尔达尔大学教师Hana作为教师学员代表发言。她感叹道:很自豪以研修班学员身份参与并见证中非纺织行业外贸与教育合作进程中。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民生福祉的全球治理方案,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她希望将此次培训获得的丰富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更期待和中国专家相互学习,收获友谊。


开班仪式结束后,国际处、国际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纺织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副院长林莉教授以“当代中国的成就及其成功密码”为主题讲授了第一堂课。此次研修班为期21天,教学团队将充分依托纺织装备与智能制造、智慧管理与效益制造等学科领域雄厚的学术实力,通过云端授课、参观和研讨等方式与学员们互学互鉴、携手共进,为助力后疫情时代非洲等国自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纺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