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迎接党代会】关键词看纺大(四)

通讯员:宣传部来源:各二级单位 阅读:发布时间:2021-10-05审稿:admin

编者按:七年栉风沐雨,七年砥砺奋进。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武汉纺织大学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团结依靠全体师生员工,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内涵建设。在迎接武汉纺织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新闻网推出“关键词看纺大”系列稿件,通过对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关键词的梳理,集中反映的学校七年多来的发展。

13.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自我校纺织工程专业获2017年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受理以来,现已有纺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5个专业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

专业认证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通过认证的专业可提高国内同行的竞争力,以招收更多优秀学生入学,可以帮助高校确定教育改革方向、完善工程类专业教育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使学校通过认证专业人才得到国际认可,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含金量,2017年度的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申请是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后的首次申报。我校以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专业认证与评估工作,进一步确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持续强化专业建设与改革,发挥认证申请受理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辐射至全校各专业,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4.“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形势下,为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高素质”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即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人才;“应用型”就是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要素,培养能够成为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企业中坚;“创新人才”就是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要素,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15.本科教育大会(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

2019年4月25日,学校本科教育大会召开,此次会议是为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发动全校教职工共同思考、认识、判断和行动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同时,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基于“五育并举”、“产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改进,为学校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营造了氛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迈入新阶段。

16.研究生招生规模

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从2017年的457人增加到2021年的1155人,在校生人数从2017年1212人增加到2021年的2725人。学校研招办及各招生单位不断完善学校、学院、学位点、导师、学生“五位一体”宣传网络,通过宣传片、直播宣讲、朋友圈推广、橱窗海报、建立生源基地、现场宣讲等方式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线上、线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招生政策及学校研究生教育特色与优势,得到社会认可,取得良好效果。

推荐阅读:

【迎接党代会】关键词看纺大(一)https://news.wtu.edu.cn/info/1002/29363.htm

【迎接党代会】关键词看纺大(二)https://news.wtu.edu.cn/info/1002/29431.htm

【迎接党代会】关键词看纺大(三)https://news.wtu.edu.cn/info/1002/29465.htm

编辑:程鹏
相关阅读
点击量排行
发稿排行
more
  • 排名
    用稿数
    稿件来源
  • 1
    43
    宣传部
  • 2
    43
    宣传部
  • 3
    43
    宣传部
  • 4
    43
    宣传部
  • 5
    43
    宣传部
  • 6
    43
    宣传部
专题聚焦
更多

阳光校区: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南湖校区: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1号邮政编码:430073东湖校区:武汉市武昌区东湖梨园渔光村1号邮政编码:430077

武汉纺织大学版权所有 © 2018 Copyrights all reserved鄂ICP备15000386号-01 鄂公安网备42011102000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