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学校在阳光校区行政楼召开2021年度“阳光学者”评审会。校长徐卫林出席会议并对评审工作提出要求,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专家学者,人事处、学科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申报人员参加了会议。

徐卫林对“阳光学者”评审及人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评审工作。“阳光学者计划”是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性工程,要高度重视“阳光学者”的评审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要通过“阳光学者”的评审,培育高层次人才,形成人才团队。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要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把真做事,做真事的人才遴选出来。要明确人才合同任务,严格考核管理,切实动真格,真正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三是要评出正能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择优推荐,客观、公正、公平地对申报人材料及水平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树立正确导向,评出真水平,评出正能量。评审专家和申报人员要积极宣传学校政策,引导广大教师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环境。

人事处处长高建勋介绍了“阳光学者”前期申报及审核情况,并解读了学校相关文件精神。
本次“阳光学者”评审设置理工组、人文艺术组四大学科群分类进行评审,实行同行评价。39名申报人员通过PPT述职,汇报了个人基本情况、拟申报岗位类别、已取得的学术成就、拟组建(加入)的团队情况和入选后聘期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工作计划等。评审专家组认真听取了他们的介绍,仔细查阅了申报材料,并进行了现场评议。

据悉,“阳光学者计划”2018年首次向校内开放以来,按照按需设岗、公开选聘、专家评审、择优聘任、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已评选出校内“阳光学者”20名。下一步,人事处将把本次评审情况提交校长办公会研究,最终学校将对入选者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提供资金支持,签订聘期合同任务,激发“阳光学者”入选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建设“美好纺大”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