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学校在阳光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召开“十四五”校园文化品牌项目结项答辩评审会暨纺大思语论坛。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项久雨、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中心副主任包东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华文担任答辩评委。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戈主持答辩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各二级学院副书记及辅导员代表参加答辩会。

项久雨对本次参评的9个项目逐一作出了全方位的点评,他表示参与本次答辩的项目都具备一定的特色性、体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整体上呈现出选题多样化、项目体系化的特点,同时兼具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创新做法,充分体现出纺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深耕细作。同时,他还针对各项目在“十五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优化,从文化传承与引领、中西文化对比、价值观内化以及深入挖掘品牌内涵等角度,一一提出了实践性极强的建议,并鼓励大家坚持做好品牌建设,走出具有纺大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道路。

陈华文表示,本次答辩项目内容全面,运营成效显著,各单位均立足自身职能开展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学校在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思政工作上的紧密结合。包东喜指出,本次答辩充分体现了纺大“经天纬地”的特色,各文化品牌项目将思政育人、专业育人和项目育人有机结合,与学校办学理念高度契合。

刘戈对评审专家的把脉问诊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此次答辩是各文化品牌项目“十四五”期间建设情况的总结和展示,各项目将充分吸收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聚焦“品牌深化”,凸显特色;聚焦“载体创新”,扩大传播;聚焦“学科融合”,丰富内涵,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在“十五五”期间迭代升级。
为保障评审结果的公平性,全面、客观地评估每个项目,本次评审分为“结项材料评审”和“PPT答辩评审”两个环节。答辩开始前,5位校外专家从项目的创新性、实践价值、文化影响力、可持续性及完成质量等五个维度对结项材料展开评审,评审得分占据最终得分的60%。现场答辩得分占40%。最终,9个品牌项目顺利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