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7日,校长傅欣分别到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实地考察学院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学院办公场所和公共空间,并参加交流座谈会。

在化工学院,傅欣充分肯定了学院的办学传统与坚实基础。他指出,化工学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对学院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升站位,对标一流。化工学院的发展不能局限于自身,必须立足全国、全省化工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来审视和规划。要树立更高的参照系,明确对标对象,在比较中找准差距、明确方向,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厘清关系,强化内涵。要重视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做好全校基础化工课程的教学,打造专业型教学团队,夯实人才培养的根基。按照学科团队凝练研究方向,明确一级学科带头人,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形成发展合力。三是聚焦重点,突出特色。要坚持学院办学特色,围绕特色建强学院,重点对标博士点建设和学科评估指标找方向,逐渐形成体系化的学科。
化工学院院长朱君江就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和教职工代表参加座谈会。

在外国语学院,傅欣肯定了近几年学院的发展成效。他指出,在工科背景下,外国语学院应明确自身定位,统筹做好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英语专业教学,加强多语种课程建设,尤其要针对国际上的纺织强国,开设相关语种教学,贯通本、硕、博学历层次多语种外语教育体系,服务学生国际化交流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推动教师国际化发展,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赴国外交流学习,一方面围绕区域国别学问题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学习国际先进英语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同时,要促进外语教学与学校纺织、材料、设计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体系化教学与国际交流机制。此外,他强调要合理规划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语言技能实验室建设,提升学生“听”和“说”的实用能力,并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应夯实基本功,拓宽国际视野,在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针对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傅欣指出,学院应着力构建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跨学科交流,理清根本概念、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和一般概念四个层次,坚持守正创新、交叉融合的发展路径,加强与纺织、设计、传播等学科的深度协同。
外国语学院院长谭燕保汇报了学院的基本情况、相关硕士点申报思路及工作举措。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发规处相关负责人,外国语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和教职工代表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