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学校在阳光校区行政楼115会议室召开教学成果奖工作推进会,校长傅欣、副校长王栋出席会议,学校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信息化办等部门负责人,2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傅欣指出,教学成果奖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核心要素,对学校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结合兄弟高校案例与自身经验,强调申报工作绝非简单的材料包装,其核心目的在于考察和展示学校在周期内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所做的实质性“提档升级”。
傅欣强调,一要精准解读政策,提升申报“命中率”,各申报单位必须深入研究申报政策与赛道规则,加强统筹整合,避免盲目申报;二要深化成果认识,强化“倍增效应”,申报成果要真正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并具备推广应用价值;三要优化遴选机制,确保“有根有据”,申报项目须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赋能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并充分体现博士、硕士培养的特色。他要求全体人员务实高效,协同攻坚,力争在本轮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突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栋指出,各申报团队要深入挖掘独特优势与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他强调,申报材料要体现“三非”原则,一是非做不可,要深刻阐述项目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是国家与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二是非我莫属,要充分论证我校在解决该问题上具备的独特优势、不可替代性和卓越的积累;三是非常期待,清晰描绘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后,将对相关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可期待的重大贡献。
会上,本科生院与研究生院分别汇报了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情况与工作思考。